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的区别
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辨识、阐释中国文学的“本土化”?
全球化最初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今随着贸易全球化,必然会随之带来的是文化、商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语境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去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而作为中国文学我们更应该掌握其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与显著特征。
一、中国文学久经考验
从最初的诗经乐府到唐诗宋词再到如今的白话文,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等,可以说中国文学是见证中国文化的辉煌历程。中国文学有着鲜明的本质特性就是围绕中国文化,开展创作与进一步繁荣。
二、中国文学“多而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也意味着中国文学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也导致它在文学传播的进程中会被更多的人了解到,当然随着全球化,中国文学也走出国门,孔子学院等一些国文馆,机构等也在不断扩大与阐述中国文学的魅力,当然因为中国文学历经变革较多,所以每个朝代文学的更替也很频繁,所以体裁多,服务对象也多,导致其在思想内涵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三、中国文学带有“中国特色”
中国文学讲中国,融入中国文化,所以它肯定具备中国元素,这是它的鲜明标志。
当然,中国文学因为其受众集中、单一等方面,而且随着闭关锁国的影响,中国文学真正“走出去”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相较于拉丁文学以及欧洲文学等相比还是认同感不是太高,最直接的就是语言的使用上。而且文化差异比较明显,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
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辨识、阐释中国文学的“本土化”?
新时代,新征程,在全球化的当下,我们的***、资本、信息、文化、生产、服务等一切相关的 内容,都与世界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不仅是疆土、国家、供应链等系列的链接,而是在全球化话的当下,一切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作为在世界格局中的一部分,保持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尤为重要,我们中国的文学,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中,应该如何保持创新?如何保持与时俱进?又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土化?如何更好的去甄别?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不能忽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 全球化的语境,让大家进入一个更好的时代,要面临所有的挑战和革命性的变化,封闭只能倒退,在历史的节点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的理念,坚持引领创新的理念。
2、 要在开放、包容的全球环境中,坚守自己的文学创作特色,和百姓喜欢的文学特质和作品,坚守自己的民族特色。
3、 要随时了解中外文学艺术发展的最新状况,了解艺术新知,坚守中国文学的特色与风格。
4、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角逐文学的创新、独特、繁荣,是应该的,要在传统的叙述方式和世界的叙述方式有机的结合,世界的未必是最好的,但脱离自己的文学特色和精神追求,失去本土文学的传承和风貌,那同样也失去了文学作品魅力。
5、 在保持本土化的文学特色同时,不能失去文学在世界文学表达下的质感,文学的传播和阅读者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作为创作者,不能孤芳自赏。
6、 面对全球化的繁荣,遭遇各种创造、题材、边缘等的瓶颈都难免发生,所以,在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和抉择的的时候,清晰、谨慎、坚守,本土文学的发展最为稳妥。
在发展、坚守、创新兼并的创作当下,都是中国文学面临的一个课题和要走的过程,摸索、探讨、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完美的出现,都有短板的经历或过程,因此,在面对中国文学本土化的讨论中,无论你是创新、复原、现代、另类和穿越等的,多元的文学现象是不可逆的,喜欢美好的、愉悦灵魂的、让精神世界是快乐的,永远是文学追求的。好的文学作品,世界各地都需要。
凡是富含民族性的,就是拥有生命力的!
在全球化语境大背景下,中国文学要想以本土化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唯有打好民族这张牌。
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本民族的教育、人文、文化、风情等社会习惯和意愿的整合和提升。尤其是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升华中,一方面保持、发扬着本民族的优良习惯、传统,一方面汲取、同化着外来先进的思潮、意识。这就使中国文学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性之印。
文学即人学。
中国文学唯有而且只有发扬和保持民族、人文国粹,才能自别于其他民族文学。进而达到走向世界、为其他民族文学所辨识、接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fsw.com/post/11149.html发布于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