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软科排名

小旺 今天 2
软科排名摘要: 2020年软科大学排行榜出炉,大家怎么看?中国大学软科根据什么排名?中国大学的排名中,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谁的排名更科学权威?最新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是怎么样的?2020年...
  1. 2020年软科大学排行榜出炉,大家怎么看?
  2. 中国大学软科根据什么排名?
  3. 中国大学的排名中,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谁的排名更科学权威?
  4. 最新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是怎么样的?

2020年软科大排行榜出炉,大家怎么看?

★★菜鸟来谈谈,欢迎大家关注★★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排名时候。这些年的排名机构倒是比较多,可还是很多高校是不认可这种排名的了,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他们压根就不赞成所谓的排名。比较有名的几个排名,一个是软科,一个是校友会,这两个在我们国家大学排名中是比较有名的,很多高校的排名,多依靠这两个排名来进行对比。菜鸟先说说2020年的排名。

这是软科进行综合排名的一个评价体系。至于是否会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排名,这就不得而知了呢!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很多排名机构的排名方式都是按照这个,基本上都算是大同小异了。这是软科的一个评价标准,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当然,校友会也有一个相应的评价标准。包括大家一直常见的那个武书连的排名,大多也都***用这个方式。

软科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软科公布的最新大学排名情况。这是前十的大学排名情况。不知道对于这个排名有什么想法,菜鸟大概看了一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有些高校这几年的发展,可能是有些稍微名不副实了,但总体的情况来看,还是在一直发展吧。菜鸟也不想再做过多的说明了。具体的排名,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最新的排名吧!

这是软科在2020年,对我国100所高校的大概排名的一个情况,大家都可以看看。尤其是取消以前的985211的高校称号以后,现在的大学发展有点类似于百花齐放的样子,也算是比较不错吧!至少要有前进的动力,一直吃老本的话,也不是个事。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高校的发展是一种激励吧!

虽然真经在高校工作,但每年的软科大学排名,我基本上不会看,不光软科,武书连、校友会等等也都不看。个人认为,这样的排行榜,纯属***。

软科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排行榜究竟是给谁看的?给高校?给在校大学生?给企业?给考生一般来说,关注大学排名的,也就是这些人群。这些人群,会怎么看这些排名呢?

对大学生来说,最关注的是自己学校的排名,如果看到自己学校的排名靠前了,就心中窃喜,自认为占了便宜,以后就特别追捧这样的排名。如果看到自己学校排名靠后了,就认为排行榜根本不靠谱,Fake news,以后都不再看了。总之就是哪个榜单把自己排得高就看哪个榜单

对企业来说,这样的综合性榜单基本上不看,偶尔会关注一下专业的排名,因为企业一般需要专业人才。另外,说一句实话,企业里的很多人根本不解那么多高校,一所企业能知道20-30所高校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对于了解的高校,企业根本就不关注它们的排名。

软科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再来说说高校和考生。这里就要谈到排行榜的“指标问题。其实每一种排行榜都是有一套复杂的分级指标体系,但没有哪一种排行榜能包括高校办学所有的信息,都有有所侧重的。我们把最终的排名称为“元指标”,那么元指标下面又有多个“一级指标”,比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社会声誉等,而一级指标下面又有很多“二级指标”。实际上,这些排行榜的区别主要就在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的选取和权重分配上。比如,人才培养,可以评价学生数、考研比例就业率;也可以评价外籍学生数、学生获奖数、出国留学数等。

那么,对于高校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其实更关注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但这些商业排名,也不会公布它的底层数据。反倒是教育部组织学科评估、本科评估等,各项指标学校是看的很清楚的,这才是对高校有用的评价。此外,一些全球性的比较单一的评价高校也比较看重,比如ESI学科排名,纯粹数论文的,很多高校都特别重视。而综合排名,高校最多也只认国际四大排名,主要也是人事部门招聘的时候用

至于考生,真经认为这些排名都没什么用,比如说一个双非高校,即便比一所211高校排名靠前,我也建议选择211高校。一个排名靠后的末流985,也比一个排名比它前面的211高校更值得选择。也就是说,对考生来说,排名所代表的这些指标,意义都不大,都不如看学校的牌子

中国大学软科根据什么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指标基于“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支持,设置办学层次、学科水平、办学***、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与成果、国际竞争力共十个评价模块,细分30个评价维度,精选84项评价指标,使用数百个评价变量。

中国大学的排名中,软科、校友会、武书连、QS,谁的排名更科学权威?

每个版本的大学排名参考标准不同,结果偏差也很正常。

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校的发展变化。仅以不同版本中国高校前十排名为例!

  • 2020软科版中国大学前十强
  • 2020校友会版中国大学前十

参考指标: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对于学校的能力进行综合的评分

  • 武书连版中国大学前十

参考指标:综合实力、专业实力、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教师绩效、本科毕业生质量、新生质量等分项排名

QS版中国大学前十

参考指标;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师生比20%;教师引用率20%;国际教师比5%;国际学生比5%。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排名,清华北大都是前二,武大都是前十。

第三之后皆有争论,说明第三高校地位不稳,不同时期的老三不同,社会认同度不高。

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受地域情结,主观印象,历史印象影响。有时往往让个人观点也有失偏驳。

无论哪个版本都有争议。你不服的话,自己拟订一个排名榜估计争议更大!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也是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重要标准。

国内大学前两名不是清华北大,武大没进前十的排名榜也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最近分析了100多所大学的就业报告,也对***析了这些机构的大学排名。个人认为排名本身只能用来参考,不是说排在前面的学校就一定好,排在后面的学校一定不好,尤其是只差三五名或者十多名的情况,很多人很迷信大学的排名,考上排名前三五位的大学而粘粘自喜,考上排名靠后几位的大学而黯然神伤。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所以

一、我认为这些排名参考的维度会有所不同

但是都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要以将他们拿来参考,而不是绝对的

二、很多综合性大学的排名,因为学校大,相应的论文数量会多,排名会靠前

而有的大学不是综合性大学,是一些特色大学,在这个领域其实非常有实力的权威,介是排名并没有那么靠前

比如西南大学,排名其实不错

比如南京邮电,排名不及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两所学校的就业报告,学生的就业出路与学生的发展与薪酬,会发现南邮远远要好于西南大学

再比如,一些医科大学财经类的大学在其所在领域都不错

比如四川大学排名比较前,而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排名靠后。但是如果是学习电子与计算机财经类专业,怎么选呢

最新软科[_a***_]一流学科排名是怎么样的?

这几天,软科发布了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本次排名中,采集了全球近1700多所学科为样本,其中国内高校共上榜233所大学。在总体的排名上来看,国内高校发挥出色,综合水平仅次于美国!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具体数据!

在榜单中,我们统计了第一名学科数、前十名学科数、前五十名学科数、前一百名学科数,以及前四者的总计数,依次按总数降序排列!其中浙江大学在学科总数上排名第一,不过在第一名的学科数中数量为0,这还是比较让人遗憾的,不过在前十学科数和前五十学科数、前一百学科数中表现抢眼,分别是5个,19个,25个!

这几年浙江大学的口碑持续上升,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不过也有部分网友将浙江大学的实力增加为自吹自擂,但事实上以学科数据为依据,足以见证浙大的实力增加不是虚胖。

排名国内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虽然在总学科数上比浙大大学的学科总数还要少2个,不过在学科的精度上对比,似乎清华大学更胜一筹!毕竟无论是在第一名的学科数中,清华大学拿到了一个学科,还是在前十的学科数中,清华大学也是以11对5的数量完胜浙江大学,所以总体而言,浙大胜了数量,但是清华却赢了整体!

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从数据上看,北京大学在整体学科数上为43个,而第一名学科数上为0,前十的学科数上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仅仅在2个,在对比不用说清华大学了,就算与浙大对比学科实力也是碾压。那么为什么北大的总学科上榜数还能占据前三呢?通过前一百学科数,我们发现北大在这项学科的数量就足足有32个,因此对于北大的学科质量这次恐怕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rfsw.com/post/12386.html发布于 今天

阅读
分享